「11401開放軟體程式設計」:修訂間差異
出自CCW Lecture
無編輯摘要 |
小 (Skipclass移動頁面開放軟體程式設計至11401開放軟體程式設計) |
(無差異)
|
於 2025年9月22日 (一) 13:39 的最新修訂
開放軟體程式設計(碩士班)
本課程以「AI 與意識」為核心,從科技與藝術的交界出發,探討人工智慧是否能模擬或複製人類意識,並如何轉化為藝術創作。學生需以 批判思辨 + 技術實驗 + 創作實踐 為核心路徑,透過 VS Code 撰寫物件導向程式,結合開源工具進行探索,並將成果以 GitHub Repo、影片與成果文件形式完整呈現。
課程重點在於:
- 理論思辨:從哲學、科技與藝術文本中建構問題意識。
- 程式設計:掌握物件導向(OOP)的結構化思維,將程式設計視為創作語言。
- 創作實踐:最終完成一件能展覽的作品,並以專業方式呈現。
期末成果包含:
- 完整的個人作品(具 OOP 結構)
- GitHub Repo(含程式與專案紀錄)
- 展覽級影片(3–5 分鐘,含英文字幕)
- 成果文件(不限字數頁數,必須展現批判性思辨與文獻脈絡)
課程目標
- 建立批判性的創作核心:透過《黑鏡》與《失控》等文本,將哲學、藝術與科技結合,形成獨立的問題意識。
- 以程式作為思考工具:運用 VS Code 撰寫物件導向程式,理解程式結構如何反映意識模擬與交互系統。
- 批判性反思:透過文本與程式實驗,探討 AI 與人類意識的倫理、哲學與文化意涵。
- 發展具研究性的藝術作品:將概念轉化為實驗,並透過程式模組化設計檢驗與迭代。
- 專業化呈現:作品需同時具備藝術表達與研究深度,並以影片與文件進行完整呈現。
---
課程進度(16 週)
Week 1|課程導論與案例啟發
- 老師講授:課程架構、碩士班研究取向、AI 藝術案例、GitHub 與開源精神。
- 學生任務:安裝 VS Code 與環境工具;建立個人 Repo;撰寫「自我研究定位」:為何選擇此課題?期待挑戰是什麼?
Week 2|文本研讀 I:黑鏡
- 老師講授:解析《黑鏡》中的控制、監視、自由與倫理。
- 學生任務:撰寫深度反思:如何從影集的情境轉化為當代創作與研究問題。
Week 3|文本研讀 II:Kevin Kelly《失控》
- 老師講授:探討自組織、複雜系統、人工生命、去中心化。
- 學生任務:反思:失控系統如何挑戰「設計者」的角色?對創作意味著什麼?
Week 4|核心工作坊 I
- 老師講授:引導學生將文本思辨轉化為研究議題。
- 學生任務:提出「創作問題草案」:包含哲學脈絡、技術方向與可能作品形式。
Week 5|核心工作坊 II
- 老師講授:逐一討論學生提案,給予理論與技術建議。
- 學生任務:提交「創作核心提案」,需展示概念推演的完整思路。
Week 6|VS Code 與物件導向基礎
- 老師講授:說明 OOP 思維(class、物件、繼承、多型),並示範如何應用於互動藝術。
- 學生任務:撰寫第一個「感知物件」class,並反思:為何要用 OOP 結構?它與「意識」的模擬有何關聯?
Week 7|AI × OOP 程式實驗
- 老師講授:指導如何將 OOP 與創作核心結合(例如 AI Agent、互動角色)。
- 學生任務:建立一個基本互動模組(如 ChatAgent、VisualEntity),並反思其與創作議題的契合度。
Week 8|技術工作坊 I(模組化設計)
- 老師講授:示範如何將作品拆分為不同模組(輸入、處理、輸出),並用 GitHub 管理。
- 學生任務:展示 Demo,反思模組劃分如何影響創作的敘事與體驗。
Week 9|技術工作坊 II(AI 套件整合)
- 老師講授:講解如何整合開源 AI 套件進入 OOP 架構。
- 學生任務:將程式優化並整合 AI 功能,並討論:AI 工具的引入是否改變了「作者」角色?
Week 10|創作草稿展示
- 老師講授:逐一講評草稿,特別檢視程式架構與概念連結。
- 學生任務:展示作品草稿,反思:目前的系統是否能表達「意識」?如果不足,缺口在哪裡?
Week 11|中期檢討
- 老師講授:指導如何從「作品雛型」進展為「研究導向的作品」。
- 學生任務:提交中期成果(含影片草稿 + GitHub 更新),撰寫研究定位:作品如何回應哲學/藝術/技術的交叉議題?
Week 12|創作深化(OOP 擴展)
- 老師講授:指導如何設計 class 間的互動,模擬「意識流程」(感知 → 判斷 → 回應)。
- 學生任務:擴展程式架構,並撰寫反思:這種「程式化意識」與真實意識的差異何在?
Week 13|展示與文件工作坊 I
- 老師講授:解析研究型創作文件的結構(動機、脈絡、方法、成果、討論)。
- 學生任務:撰寫成果文件初稿,重點是將技術與哲學論點交織。
Week 14|創作定稿 I
- 老師講授:逐一檢討作品與文件初稿。
- 學生任務:完成作品 80% 以上,並深化文件中的批判性分析。
Week 15|正式展示與影片製作
- 老師講授:展覽級影片的美學處理(構圖、字幕、聲音設計)。
- 學生任務:完成完整作品與影片拍攝,反思:如何讓影片不只是展示,而是「論點」的延伸。
Week 16|期末繳交與總結
- 老師講授:回顧全學期,討論 AI 與意識的未來創作方向。
- 學生任務:繳交期末成果:
- 完整作品(具 OOP 程式結構)
- GitHub Repo(完整程式與紀錄)
- 展覽級影片(3–5 分鐘,含英文字幕)
- 成果文件(不限字數頁數,必須展現批判性思辨與文獻脈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