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檔案:Interaction-Design-Disciplines.png」:修訂間差異

出自CCW Lecture
(== 互動設計的學科領域 == 互動設計(Interaction Design)是一門跨領域的綜合實踐,融合了設計、工程、社會科學與電腦科學等多方面的知識。以下將相關領域整理如下: === 工業設計(Industrial Design) === * 相關領域:機械工程、電機工程 * 設計重點:產品的外觀、機構、使用手感 * 與互動設計關聯:互動控制(Interactive Controls)、無所不在的運算(Ubiquitous Computing) === 人因與工效學(Human Factors & Ergonomics) === * 相關領域:哲學、認知科學、心理學、社會學 * 設計重點:使用者的行為模式、心理需求、可用性 * 與互動設計關聯:人機互動(HCI)、可用性工程(Usability Engineering) === 建築(Architecture) === * 相關領域:空間經驗、數位標示(Digital Signage)、互動環境、媒體裝置 * 設計重點:在物理空間中融入互動元素 * 與互動設計關聯:展場互動、公共環境中的數位體驗 === 資訊架構(In…)
 
無編輯摘要
 
行 47: 行 47:
* 它連結工業設計、人因工學、建築、資訊架構、電腦科學、溝通設計、使用者經驗設計與動態設計
* 它連結工業設計、人因工學、建築、資訊架構、電腦科學、溝通設計、使用者經驗設計與動態設計
* 目的在於讓數位科技不只是工具,而是能被人自然、有效且有意義地使用,並在物理與虛擬環境中創造流暢的體驗
* 目的在於讓數位科技不只是工具,而是能被人自然、有效且有意義地使用,並在物理與虛擬環境中創造流暢的體驗
== 參考文獻 ==
* 互動設計 — 維基百科。取自:[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4%BA%A4%E4%BA%92%E8%AE%BE%E8%AE%A1 互動設計(中文維基百科)]

於 2025年9月26日 (五) 10:46 的最新修訂

摘要

互動設計的學科領域

互動設計(Interaction Design)是一門跨領域的綜合實踐,融合了設計、工程、社會科學與電腦科學等多方面的知識。以下將相關領域整理如下:

工業設計(Industrial Design)

  • 相關領域:機械工程、電機工程
  • 設計重點:產品的外觀、機構、使用手感
  • 與互動設計關聯:互動控制(Interactive Controls)、無所不在的運算(Ubiquitous Computing)

人因與工效學(Human Factors & Ergonomics)

  • 相關領域:哲學、認知科學、心理學、社會學
  • 設計重點:使用者的行為模式、心理需求、可用性
  • 與互動設計關聯:人機互動(HCI)、可用性工程(Usability Engineering)

建築(Architecture)

  • 相關領域:空間經驗、數位標示(Digital Signage)、互動環境、媒體裝置
  • 設計重點:在物理空間中融入互動元素
  • 與互動設計關聯:展場互動、公共環境中的數位體驗

資訊架構(Information Architecture)

  • 相關領域:行銷、功能需求、脈絡需求
  • 設計重點:資訊的組織、呈現與導航
  • 與互動設計關聯:導航設計(Navigation Design)、資訊視覺化(Data & Info Visualization)

電腦科學(Computer Science)

  • 相關領域:軟體開發、生成設計(Generative Design)
  • 設計重點:技術實作、演算法、資料處理
  • 與互動設計關聯:提供互動介面與體驗的技術基礎

溝通設計(Communication Design)

  • 相關領域:寫作、視覺設計
  • 設計重點:傳達資訊與情感
  • 與互動設計關聯:應用設計(Application Design)、使用者介面設計(UI Design)、情境設計(Scenario Design)、界面場景化(UI Scenography)

使用者經驗設計(User Experience Design)

  • 設計重點:整體體驗、感受、易用性
  • 與互動設計關聯:互動設計是 UX 的核心,確保系統能被「愉快且有效」地使用

動態設計(Motion Design)

  • 相關領域:聲音設計、音訊工程
  • 設計重點:動畫、聲音與互動的動態效果
  • 與互動設計關聯:互動中的轉場、反饋、聲音提示與沉浸感

總結

  • 互動設計是核心(包含 UI 設計、應用設計、情境設計、導引系統、媒體裝置、互動控制等)
  • 它連結工業設計、人因工學、建築、資訊架構、電腦科學、溝通設計、使用者經驗設計與動態設計
  • 目的在於讓數位科技不只是工具,而是能被人自然、有效且有意義地使用,並在物理與虛擬環境中創造流暢的體驗

參考文獻

檔案歷史

點選日期/時間以檢視該時間的檔案版本。

日期/時間縮⁠圖尺寸使用者備⁠註
目前2025年9月26日 (五) 09:39於 2025年9月26日 (五) 09:39 版本的縮圖1,690 × 2,387(464 KB)Skipclass留言 | 貢獻== 互動設計的學科領域 == 互動設計(Interaction Design)是一門跨領域的綜合實踐,融合了設計、工程、社會科學與電腦科學等多方面的知識。以下將相關領域整理如下: === 工業設計(Industrial Design) === * 相關領域:機械工程、電機工程 * 設計重點:產品的外觀、機構、使用手感 * 與互動設計關聯:互動控制(Interactive Controls)、無所不在的運算(Ubiquitous Computing) === 人因與工效學(Human Factors & Ergonomics) === * 相關領域:哲學、認知科學、心理學、社會學 * 設計重點:使用者的行為模式、心理需求、可用性 * 與互動設計關聯:人機互動(HCI)、可用性工程(Usability Engineering) === 建築(Architecture) === * 相關領域:空間經驗、數位標示(Digital Signage)、互動環境、媒體裝置 * 設計重點:在物理空間中融入互動元素 * 與互動設計關聯:展場互動、公共環境中的數位體驗 === 資訊架構(In…

下列頁面有用到此檔案: